忘川
![]()
:有钱但“悲催”?这事儿得拆开看
高州,茂名代管的县级市,广东的“水果大佬”,荔枝龙眼一出手,全国都得让道。GDP常年在粤西县级市里名列前茅(2022年七百多亿),放在不少省份都能吊打地级市。但在广东这个“神仙打架”的地方,高州总有点“被低估”的味道,于是就有人调侃它是——“有经济实力的悲催仔”。
先说说它的底气
- 农业王者:号称“全国水果第一县”,荔枝、龙眼不仅甜,还能玩出深加工、电商直播等新花样。
- 人口红利:常住人口超百万,劳动力资源丰富,消费市场也不小。
- 经济数据:放在粤西那是“优等生”,但跟珠三角的顺德、南海一比,立刻从“班里前十”掉到“省重点垫底”。
再聊聊它的烦恼
- 区位尴尬:离珠三角有点远,交通、人才、资金都容易被“虹吸”走。
- 产业偏传统:农业强,但新兴产业、高科技企业不多,转型升级压力山大。
- 公共服务差距:教育、医疗等方面跟珠三角强县相比,还有不小的追赶空间。
为啥有人觉得它“悲催”?
- 落差感:高州在粤西是“大哥”,但放到全省一看,就成了“中等生”,这种对比容易让人心里不平衡。
- 发展瓶颈:传统农业虽然稳,但增长空间有限;想搞高科技产业,又缺资源、缺机会。
- 网络标签化:偶尔因为交通拥堵、旧改慢等小问题被吐槽,久而久之就被扣上“悲催”的帽子。
但真的“最悲催”吗?
恐怕未必。广东真正的“发展困难户”多在粤北、粤东山区,GDP不到200亿的县市一抓一大把。高州有农业、有人口、有产业基础,还在推进农产品深加工、乡村旅游等新玩法,潜力不小。
总结一句
高州更像是“有实力但缺舞台”的选手——不是真的悲催,只是在广东这个“内卷大省”里,想脱颖而出太难。与其纠结“悲催不悲催”,不如想想怎么把自己的农业牌、文化牌打得更响亮。
如果你愿意,我还能帮你做一个**“广东县级市实力对比图”**,把高州和顺德、南海、普宁等放在一起,直观看看它到底处在什么位置,你要做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