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7月30日晚,茂南区镇盛镇樟岭莲子基地人头攒动、歌声飞扬,“防溺护路安・拒毒防病害・反诈守家园”镇盛镇基层善治应知应会主题活动在此热闹上演。活动将文艺表演与知识普及巧妙结合,村民们在欣赏精彩节目的同时,还能通过知识问答领取实用礼品,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防溺水、交通安全、禁毒、反诈、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疫情防控等关键知识,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,深受群众喜爱。
干群同乐学安全,节目藏着“守护经”
当晚的活动现场人头攒动,30余个文艺节目轮番登场,舞蹈、歌曲演唱、乐器演奏等,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赢得阵阵掌声。与普通文艺演出不同,这场活动每间隔2至3个节目就穿插互动环节,主持人结合防溺水、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、禁毒、反诈、防震减灾等主题抛出问题,村民举手抢答,答对者可获得特定奖品。
“基孔肯雅热通过什么传播?”“防溺水‘六不准’包括哪些?” 每当问题抛出,台下瞬间“大小手林立”,村民们纷纷争抢答题机会。镇领导干部们也积极参与其中,时而认真倾听村民抢答,时而带头大声回应主持人提问,镇干部更是在“防溺水‘六不准’”题目公布后,第一时间与身边村民讨论确认答案。在知识竞答环节,镇党委委员王奕为答对的村民递上实用奖品,并握手鼓励,“掌握安全知识,是守护自己和家人最重要的防线,大家学得真棒!”他的话语引来现场一片赞同的掌声。“我知道!是蚊子传播的,要做好防蚊措施!”村民们响亮的充满了自信。现场还设置了图文并茂的禁毒、防溺水等知识宣传展板,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学习。
“这个活动很有意义,不仅有精彩的歌舞表演,还能答题拿奖学知识,像防溺水、交通安全这些事,平时听着枯燥,这样互动的方式记得格外牢。”“大家的积极性高得很,连老人小孩都跟着抢答,领导带头参与学习,氛围特别好。希望多办些这样的活动,既能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,又能学到这些实用知识。”另一位带着孩子的村民林姨也感慨道:“你看,连镇领导都坐我们旁边一起看表演、答题目,这种接地气的方式,大家记得特别牢。”活动现场,村民们纷纷称赞这样的宣传接地气、有实效。
多维度聚力发力,筑牢安全“防护网”
此次活动是镇盛镇深化“1+6+N”基层善治模式、推动安全知识与文化惠民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。一直以来,镇盛镇围绕“防溺水、护交通安全、拒毒反诈、防灾减灾”等重点工作,通过整合资源、强化宣传、严抓落实,切实筑牢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防线。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,不断深入落实“1+6+N”基层善治的模式,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显著成效。
在防溺水工作中,组建23人专职水域巡逻队,全年开展重点河湖、水库巡查133次,累计整改安全隐患点位28处,实现“水岸无死角、巡查全天候”。同时,通过村居微信群宣传,开设“暑期安全课堂”等,将防溺水知识送到家家户户,确保青少年溺水事故“零发生”。
在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疫情防控方面,通过联防联控消隐患。该镇召开专题防控部署会3次,向村民发放《灭蚊防病指南》,动员全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清理卫生死角等。目前,该镇蚊媒密度监测指标下降明显。
在交通安全方面,镇盛镇一方面加强对群众的宣教劝导,强化群众的安全意识;另一方面聚焦赶集日、学校上下学高峰时段,组织劝导员开展摩电车辆专项检查,并联合派出所开展交通秩序整治等。目前,镇域内拥堵率、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。
在禁毒反诈方面,镇盛镇创新“禁毒专员+网格员+社工”管理模式,配备专职人员141人,压实镇村干部包片责任。2024年完成博郡村等5个“无毒村(社区)”创建,挂牌率达26%,入选区级示范案例。该镇组建“党员+志愿者+网格员”反诈宣传队,入户宣讲3000次,覆盖7万余人,织密全民反诈防护网。
在防灾减灾方面,该镇组建镇村两级防灭火队伍19支,不断提升森林防火能力;完成19个村(居)“十个有”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,建立“短信+大喇叭+网格群”预警体系,实现灾害“零伤亡”;组织辖区企业开展消防演练、防泄漏处置等应急培训,排查整改安全隐患,安全生产事故“零发生”。
图、文/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琴 通讯员 黄林明 邱秋梅
茂名发布编辑部编辑:钟镇聪初审:陈天豪审核:柯柱基来源:茂名日报
举报